河南升学资讯网

初中生寄宿的利与弊,什么样的孩子不适合寄宿学校?

[ 郑州牛家长公众号 ] 作者:
2019-12-03 16:11:34 |
  导读
 
  “要不要送孩子去住校?” 圈内家长经常讨论这一话题。
 
  住校有利有弊,对于寄宿制,家长们的意见从来没有统一过,常有人说“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畅想寄宿的美好生活
 
  我们先把寄宿的种种优势都集中在一起,最大化设想寄宿的好处。
 
  小明今年13岁,家中独生子,娇惯的很。去年上了郑州一所寄宿制初中,从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子,变成了一个会自己洗袜子,叠被子,吃饭不挑食,每天跑操,起床铃响了起床,熄灯号响了睡觉。一年下来,大了,懂事了,长结实了,成绩也变得很稳定。
 
  周日到周四的晚上,小明在安安静静具有浓烈学习氛围的教室里,跟同学一起看书复习。
 
  周日到周四的晚上,小明的爸爸妈妈在结束了一天的疲惫工作之后,回到家里,吃饱喝足躺在沙发上,望望小明的房间,甚是思念。
 
  刷刷手机看到别的家长因为辅导孩子写作业气得心肌梗塞的新闻,不知不觉嘴角上扬,夫妻对望一眼,相视而笑:送娃去寄宿,真是过去一年家里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啊,既锻炼了娃,又解放了爸妈。一举两得。
 
  由此可见,寄宿既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和社交能力,又可以回避和青春期孩子的冲突和矛盾,家长就有了更多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有利于家长的事业发展。
 
  寄宿也可能不美好
 
  寄宿不好的方面,我们也集中想象一下:
 
  小影今年13岁。跟小明一样,去年上了一所全封闭寄宿制的初中。
 
  小影小学的时候,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小姑娘,成绩虽算不上顶好,但是小姑娘踏实勤奋,一直位于中上流。
 
  一个学期过去了,父母发现,小影好像有点儿变化。刚开学的时候,每周五去接小影,小姑娘像话匣子一样,把攒了五天的话,一股脑儿倒给爸爸妈妈听:什么宿舍的床没有家里的软和啦,食堂的饭菜没有妈妈的饭菜香啦,每周看到生活老师的时间比妈妈的时间都多啦,羽绒服有点脏了,但是也没有替换衣服啦,有时候心情低落突然特别想去看电影吃蛋糕但是看不上吃不上觉得好委屈啦啦啦。
 
  后来能说的越来越少。周末在家,小影跟同学打电话,妈妈突然发现,自己没有那么了解女儿了,小姑娘说的很多话题,她都插不上嘴。
 
  期中考试的时候,小影掉了些名次,爸妈有点着急,但是也没有办法。毕竟,一周只有两个晚上跟娃在一起,也只有周六的这24个小时,是娃完完整整拥有的在家的一天。辅导班都不好安排。
 
  同样还是周日到周四的晚上,家长群里一阵阵喧嚣。有个家长拍了一道孩子不会做的题目,到群里求助。小影妈妈瞅了一眼,这题也不知道小影会不会做?也不知道最近测试小影成绩有没有提高一点?
 
  这也正是寄宿的缺点,不了解孩子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的变化,不能和孩子有效沟通,不了解孩子的交友情况,时间久了,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
 
  第三种选择:在寄宿制学校走读
 
  在寄宿和不寄宿之间,还有第三种家长,强烈要求在寄宿制的学校走读。别笑,有这种心理的家长年年都有。家长们是这么想的,自己文化程度不够,辅导不了孩子做作业。在寄宿制学校上晚自习,孩子多点学习的时间。但是生活上不能亏了孩子,就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保障孩子后勤,吃得好,睡得好。天天见。
 
  行吗?
 
  也行,哪所寄宿制学校都有人性化的规定,如果有特殊情况,是可以申请走读的。
 
  但是,在寄宿制的学校走读,是有相当多的不便之处的。
 
  下了晚自习,同学回宿舍洗洗睡了。
 
  下了晚自习,走几分钟路回到临时的家,环境一变,又清醒了呢。
 
  在寄宿制的学校走读,就得答应同学各种小需求,充个电啦,买个东西啦,带个吃的啦。全班同学都不能离校,就你可以自由出入,答应还是不答应?
 
  事情是小事,但是小事多了,也有点烦。因为同学是那99%,你是那1%,还有其他一些情况会出现。
 
  什么样的孩子不适合寄宿学校?
 
  如果说大部分75后80后家长还能辅导孩子的小学功课,那么面对初中九门课程,绝大多数家长已经无法辅导了。
 
  一般来说,寄宿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比较严格,学生的作息时间也更有规律。与普通学校、普通班相比,寄宿制学校的时间和空间比较大,学生一天24小时都生活在学校里,可以很好地统筹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受外界干扰较小。
 
  因此,不少家长想让孩子寄宿,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寄宿制学校。是否选择寄宿制学校,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定。
 
  以下几种情况的孩子,不适合进入寄宿学校:
 
  ◆孩子自控能力差
 
  寄宿生离开了家长的监督,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要靠自觉,需要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因此,学习习惯好、自制力强的孩子更适合住宿住校生活还能使这些优点得以强化,更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反之,自控能力差,一旦失去家长的管束,就不太愿意学习的孩子更适合选择走读。
 
  ◆孩子体质弱
 
  家长让孩子寄宿,不能只图方便或省心,而要从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出发。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寄宿学校时,也要注意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和管理是否到位。如果学校设备都不错,伙食营养也跟得上就可以选择寄宿。而孩子从小体质较差的,最好选择走读。
 
  ◆孩子依赖性强
 
  很多家长本着让孩子锻炼的角度出发住宿。如果家长在孩子小学高年级阶段已经逐步放手,开始培养独立、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父母尤其是妈妈开始有意识的分离,孩子会逐渐适应住宿的环境和学习压力。但如果之前没有做铺垫,之前又比较宠溺,突然放手,部分孩子会非常不适应。
 
  ◆存在隔代教育
 
  家里有爷爷奶奶溺爱孩子,父母稍加管束就会引起爷爷奶奶维护的孩子。隔代教育很容易产生教育弊病。有这种情况的孩子可以选择住宿。
 
  ◆孩子过于内向
 
  住校的确有利于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但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孩子性格特别内向胆小,在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离开亲人去住校,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己与新环境格格不入的感觉,从而造成心理阴影。
 
  这时需要家长在孩子青春期这一特殊时间段内好好地培养、锻炼孩子。青春期是一个很好的改变孩子孤僻性格的机会,因为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变化大,如果正确的引导,孩子可以变得容易与人相处。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