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一即将面临住校,您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担心?
[
郑州小升初指导微信公众号
]
作者:
2019-08-16 09:20:40
|
郑州民办学校招生已经结束了
大部分孩子将面临住校的问题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住校
下面先看一个事例
这是一位家长写的文章:
我的女儿是名准初三的学生。
初一开始女儿就住校了,两年前我们怀着好奇紧张的心情去面对新的开始,孩子憧憬的非常的美好,而我一直忐忑不安。
孩子的能力变化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每周末接送的路上那一个小时是我们这两年最最开心的时候,孩子讲着学校的见闻故事,我听着开心快乐,迷茫感动。
回想起来,住校是孩子自己选择的,我们所考入的民办学校总校是可以走读的,但孩子渴望独立,渴望成长,所以选择住校是我们和孩子沟通以后尊重她的意见确定的。
我们现在回头看看,不止家人包括我们身边的朋友,都觉得这两年孩子成长了很多。
龙应台的目送里讲过,孩子的成长就是看着她的背影渐行渐远。
而我相信,我与女儿的教育陪伴是目送她的一次次离开的背影,逐渐成长坚硬的步伐,而我们的心永远是紧紧的在一起。
告诉即将进入新学期的孩子的家长们: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会因为分开就失去了教育。
也并不是因为每天呵护关怀备至孩子的成长就绝对不会出问题。
只有我们尊重孩子,做好他成长的导航员,孩子才不会因为距离而失去的亲情,相反会更加珍惜相处中的每一天。

关于孩子住校的问题
大多数家长表示担心
尤其是新初一很多孩子是第一次住校
第一次离开家长的视线
家长难免会感到不安
对于此,小编有些建议跟大家分享
需要心理断奶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一、孩子住校是有一定好处的:
(1)中学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处理不好与家长的关系。
住校的孩子一周5天在校,2天在家,可以有效的缓解容易与家长发生矛盾的问题,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2)中学就住校的孩子,会提前适应集体生活。在面对高中必须住校时,会更快的适应集体生活,与同学相处融洽。
(3)住校的孩子可以更多的节省时间,相比于走读的孩子不用每天奔波与学校和回家的路上。
此外,作息时间也更加规律,随着学校规定的时间早起早睡。同时,寄宿生活与学校教育研究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大程度的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二、家长要尽早放手:
如果选择住校,除了物质准备,父母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放手。
既然做出了选择,就是认可这个学校,认可住校的方式,家长做好物质准备,平时和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孩子的动向就好了,不要过多的干扰孩子。
家长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孩子第一次离开家,住校的话,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就是出现问题很正常,不要一出现问题就受不了,选择重新走读,或者在附近租房子陪读。
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家长送孩子入学,就开始插手,比如要求老师说孩子有小学同学或者熟人的孩子也在这,希望和自己的孩子分在一个班,分在一个宿舍什么的。
家长总是喜欢停留在过去,但是学生应该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其实孩子来到新环境,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反而是好事情。
换个角度来想,宿舍里有认识的孩子,他们会经常一起出入,就减少了他认识其他人的机会,孩子应该是多结识同学,说不定能碰见更合得来更适合她的朋友。
此外,孩子第一次住宿生活,难免遇到问题,小问题不要急于向学校、老师提要求,让孩子自己试着去解决,很多时候孩子只是抱怨一下。
处理学校或者宿舍纠纷,家长唯一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先别急着参与。一位做了几年班主任的老师说,孩子们在宿舍发生的矛盾其实都是小矛盾,一旦家长参与了,就从寝室内部或者学校内部的问题,变成了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校间的问题。而有时候孩子们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的,家长最好先让孩子自己去处理。
当然真有什么孩子解决不了的问题了,也要及时和学校、老师联系。

最后,送给所有家长一句话:我们都只能陪孩子走他人生的一段路,他最终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你不放心放手,你不舍得放手,等他长大成人,你想放手时,发现他已经不会独立的解决什么问题了。对于家长来讲,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各种问题,才能使他们更好地独立成长。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