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升学资讯网

【家长必读】小升初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你该怎样应对?

[ 升学说 ] 作者:
2018-03-27 17:46:10 |
    随着“辅导班”,“竞赛”,"提前招生”等等一系列现在比较敏感的词汇在家长面前愈演愈烈,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开始有不同程度的恐慌。
 
    今天,就当下情况来为大家分析一下。
 
    1.没考试,不招生?
 
    教育部门明令,小升初不得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其他教育机构合作组织以择优、选拔为目的的各类考试和测试,所以咨询学校都是没有考试,但是之后又听到别的家长说孩子被预录,进复试,后悔已经晚了。
 
    所以建议大家多多留意小道消息,不管是我们升学说的群还是一些网站上的消息,多留一份心,但是也不可盲目去相信,对于交钱的东西一定要慎重!
 
    2.等政策,再行动?
 
    郑州每年5月底,官方便会公布当年的小升初入学政策,政策的主体思想变化也不会太大:就近免试入学,不允许择校考试。
 
    2017年是6月1日公布招生政策的,沿用2016年“三统一”的方式,即“统一时间节点、统一评价流程、统一录取”;阶段性评价按照“一次报名,两所学校,联合评价,结果共享”的原则进行。
 
    如果你在等待政策出台之后再行动,觉得才安心,那估计会错过一些考试以及重要活动。如果确定择校,建议按以前的套路走,该培优的培优,该坑的坑,该考的考。等政策出台,可能就晚了。
 
    2017小升初重要时间节点:
 
    6月15日—17日,在毕业小学或各区中招办进行报名;
 
    6月27日—29日,到招生学校进行过程性评价;最好携带素质教育报告册、获奖证书等,也可能是小型面试。
 
    7月1日上午9—11点,进行综合素质阶段性评价,评价地点不得设在有关联的公办初中学校。
 
    7月7日—9日,通知入围学生名单,通知时间不得早于7月7日8点前,有意向了解学生情况的家长可以到学校查询结果。
 
    3.报名时谈话的过程就是小面试
 
    许多中学都设有专门的招生部门,有专门负责招生的老师。这些老师负责登记的时候,往往喜欢和孩子聊两句,也会和家长多聊几句,通过一些简单的小问题,来看看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所以很多时候闲聊就算是小面试了。
 
    闲聊式问题,包括学习状况、自己的学习规划、对“班干部”的认识等。老师提这类问题在于考察学生逻辑是否清楚,是否有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有时会在你的报名材料旁偷偷地做一些备注,为后面正式招生做一些参考。
 
    4.好班不代表是最好的班
 
    大部分学校现在都号称是平行分班,有重点班的也非常隐蔽。甚至有些在校学生都不知道,只有身在其中的学生才明白。大家信以为真就太天真了,建议大家还是多打听。
 
    有些初中的会按梯级编好几个好班,家长们在择校时候都会问学校,是否能让孩子进个好班,学校都会毫不犹豫的保证能进好班,甚至说是最好的。
 
    另外,即使家长得到了学校的重点班承诺,也还要问清楚是保证三年重点班,还是会实行淘汰制。大多数学校的重点班、“好班”是每年进行一次洗牌,让孩子竞争进入。
 
    5.数学好的孩子更占优
 
    初中学习中,五门课有三门是属于理科类的,而数学是理科的基础,在中考中,数学也是拉开差距的重要学科,所以数学好的孩子在择校的时候会比较占优势。
 
    家长们在整理孩子的个人简介时,尽量突出孩子的数学优势,有一些数学竞赛获奖证书更好。
 
    虽然要求不考奥数,但是部分学校在考察的时候,特别是数学更关注的是校外奥数考试的情况,所以学习奥数很重要。
 
    此外,语文同样不能忽视,语文的阅读理解、文言文、古诗词、作文,对很多孩子来说是丢分的重灾区,平时也要有针对性的练习。
 
    6.优质小学毕业生更受欢迎
 
    如果孩子就读的小学越好,在择校的时候优势就越大,一些有名的小学无论是推荐的名额还是录取的人数都比其它学校多。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